平台消失,买家亏掉割包皮的钱,NFT还能买吗?
今年5月以来,受全球数字货币狂跌牵连,一夜之间,有的NFT平台消失,有的藏品疯狂跌价,之前有网友花费了大力气抢购的“牛头马”、“敦煌名画”等数字藏品,一瞬间变成泡沫。同时,“半年被骗十几万,数字藏品是暴富神话还是巨大骗局?”、“00后大学生借数万元抢买收藏品血亏”等负面消息在网络上频频出现。
因为我去年开始在国内购买了一些数字藏品,这几天就总被亲友追问:你被“雷”没有?这NFT到底是个啥?值得投资吗?
我总是先感谢亲友的关心,再澄清:“我没有被“雷”,因为我是数字藏品的玩家,不是炒家,从来没想过要通过炒作它来发家致富。而且我的数字藏品都是在国内“鲸探”等头部平台用白菜价格买下的,它们都只有转赠功能,不能自由进行二手交易。我也没去网上进行灰色二手交易。”
大家听完,纷纷要求我分享一些关于NFT购买的经验,于是我整理出来给网友们也看看。
首先,了解一下是什么NFT?什么是数字藏品?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NFT】即Non-Fungible Token的简写,指非同质化代币,有数字图片、音乐、视频、3D模型、数字纪念品等形式,被广泛称作“数字藏品”。
【数字藏品】是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唯一标识的经过数字化的特定作品、艺术品和商品,包括但不限于数字画作、图片、音乐、视频、3D模型等各种形式。
为避免空洞,我们拿数字藏品和生活中常见的艺术品收藏来进行对标分析,看看它到底有没有投资价值?有多少投资价值?
以我的粗浅经验 来看,数字藏品(NFT的泛指)和实体艺术品(以下简称艺术品)差别主要表现在购买方式、门槛价格、艺术价值、收藏方式和投资风险这五个方面:
购买方式不同:数字藏品交易方式有限,艺术品交易渠道更广泛更灵活
目前国外数字藏品的交易比较自由,而国内数字藏品只有收藏、转赠、二级市场交易三种模式,主要是在线上进行购买和交易。
在国内由于监管严控,我们只能在数字藏品平台上(详见下表)购买它。比如我的第一件数字藏品就是通过支付宝在阿里巴巴的数字藏品平台——“鲸探”上,买到的一幅儿童数字绘画。
另外,为规避金融属性,防止被市场无序炒作,国内互联网企业推出的数藏平台均“去NFT化”,限制二次交易,不能自由买卖。虽然部分平台允许无偿转赠,但存在条件限制。比如“鲸探”只能通过手机号转赠给某个人,而且还设定了转赠的限制条件:
●你的数字藏品在购买满180天或受赠满2年后,可以转赠给满十四周岁的实名用户。
●我们不支持任何形式的有偿转赠,请警惕欺诈风险。一旦发现异常行为,我们会对相关账户采取限制措施。
艺术品则交易自由,在线上线下均可以进行买卖。大家在画廊、艺术沙龙、电商平台等处都可以随意购买艺术品。比如,我收藏的第一幅油画原作就是去参加成都青年女画家马海娇的艺术沙龙,当场看上而立马拿下的。
门槛价相差十倍不止:数字藏品不到10元钱就能买到一幅,艺术品至少百元起步
入手数字藏品的价格门槛很低,小学生都能买得起。比如鲸探上的在售的很多数字藏品定价都在10—30元之间。像我的第一幅数字藏品到手就只用了9.9元。
具有艺术价值的艺术品均价格不菲。一般而言,真正的艺术品,哪怕就只是一张入门级别的版画,也是300元起步,常见的定价都是500—800元/幅,而画家的原作更是千元起步。
艺术价值天差地远:数字藏品鱼龙混杂,艺术品具有成熟的艺术价值评定体系
2021年各数字藏品平台推出的数字藏品很多构图简单,看起来都比较呆萌、很卡通,就像我们小时候买零食收集的那些小画片。
2022年以来鲸探、幻核等各大平台都纷纷推出了丰富多样的数字藏品,比如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各地文博单位发布以文物为主题的数字藏品,“5·19中国旅游日”各地景区发布了以古建筑为主题的数字藏品等。目前国内数字藏品主要集中在文博、非遗、体育、航天、电影、动漫、新闻、音乐等行业,还有各类潮玩IP。
艺术品具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充沛的创造力和奇妙的想象力 ,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愉悦美好的精神享受。
收藏方式差异很大:数字藏品是存在,艺术品可以触摸和把玩实物
数字藏品目前就只能收藏在手机APP里面,或者下载成图片保存起来,要么发发朋友圈,要么打印出来自己观赏,或者做成头像。它的用途就像圈子里流传的一句话:卖得出去的是NFT,卖不出去就是PNG。
艺术品有实物性,可以直接观赏。比如绘画作品,它可以作为居家装饰远观,还可以拿在手里近距离欣赏。
投资价值风险天地之别:数字藏品定价无标准,价格容易暴涨暴跌;艺术品定价体系成熟,涨跌有度
不管是数字藏品,还是艺术品,只要拿来投资,保值升值就是它必须满足的理财功能。否则,任何不能变现的藏品和艺术品就是日常消费品,毫无投资价值。
艺术品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存在了几千年,艺术市场对艺术品有一套非常成熟的估值体系,所以它的价格相对稳定,短期波动幅度不会很剧烈,贬值风险也相对比较小。
NFT是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事物,售价目前没有统一标准,定价全看交易市场的火爆程度。2021年8月它像火箭一样闯入了大众视野,便成为了艺术收藏市场的新星、潮流圈的社交货币及投资界的新宠。2022年4月1日周杰伦在Insgram上发文称,自己所持有的无聊猿NFT被黑客盗走。据悉,此被盗NFT价值超300万元人民币。可见,NFT在全球市场是多么的火爆。
目前NFT投资属性已经大大超过了其艺术价值。在国外,不断爆出天价成交的NFT,比如NFT艺术家Pak创作的NFT“Merge”项目成交额达9180万美元。
投资属性导致NFT的价格巨幅波动如坐过山车。例如今年冬奥会期间,单价99美元的冰墩墩NFT在二级市场一度暴涨数百倍。而就在前几天,国内有一群炒NFT的人,就声称他们花费数万元购买的大闹天宫系列等数字藏品,市场价暴跌80%以上。其实这款名为《NFT大闹天宫》起始价格仅为99元,但经过一轮又一轮的价格哄抬,它的价格一度涨至11900余元。在这种巨幅震荡之下,去进行多次换手的NFT炒作交易,一不小心就是个血亏,所以有00后年轻人甚至宣称自己“暑假割包皮的钱都砸里面了”。
那现在的NFT还能买吗?
我认为:如果你有闲钱,又确实很喜欢数字艺术品,那就用喝一杯奶茶或者买一件T恤的白菜价,去数字藏品的头部大平台选购自己真正中意的藏品。这样你就可以放平心态来赏玩,如果以后能卖它就是走路捡钱,不能卖它就当做是精神消费。
但是千万不要把NFT作为暴富项目去投资,更不要去参与赌博式炒作,追风当接盘侠。因为:
一、目前NFT在国外可以作为投资项目,在国内只能作为收藏项目
国外NFT依托于公链发行,可以自由交易。而国内没有开放合法的数字藏品二级市场,只能私下进行交易,这就导致了现在的各种骗局丛生:
比如在某社交软件上,就有媒体发现有一数字藏品群主通过宣发炒作骗了其他玩家600多万元。
再比如现在各种数字藏品平台鱼龙混杂。在市场红利的刺激下,几个人搞一个公众号、设计好H5网页,就开启割韭菜模式。这些平台的藏品单价不低,一件60元,动不动就发售10000份,质量差,流动性低。他们还不断发布新的藏品,通过提高价格来出货。这导致买家之前购买的藏品完全流通不起来,只是空有藏品升值的幻象而已。
所以数字藏品目前在国内不适合作为投资项目,只能作为文玩那样的爱好进行收藏。
二、如果要买数字藏品,一定要去有公信力的合法平台
NFT属于这两年才出现的互联网新生事物,它本身的价值还远远没有被开发出来。它在未来世界到底有什么用途?到底能不能值钱?这就像10多年前新生的互联网产品一样、还需要正规企业去做技术创新、搭建底层基础设施、拓宽应用场景等等。
而现在数字藏品的乱象主要在于NFT与货币市场强关联,大量玩家采用金融方式运作NFT,这就使得不仅NFT的流动性变成幻象,连带一些不正规的数字藏品平台也极具欺诈性。
所以我们一定要铭记:任何买卖都必须合法。只有信誉优秀、持续经营的合法平台才能进行长期合法的交易,只有合法的交易才能有效地帮助我们规避风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