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上新丨吴地国宝再想象:开启博物馆数字艺术藏品的平行空间
MUSEUM & METAVERSE
数字化与可及性创新的力量
数字技术是强化博物馆可及性的重要手段。
正如国际博协就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的力量”所作阐释中指出的那样:博物馆已经成为创新的乐园,数字化创新让博物馆更容易接近和参与,帮助观众理解复杂且精细的概念。
当我们的社会已经跨进时间与空间高度化的元宇宙(Metaverse)时代,博物馆应以何种方式进入这一场域?博物馆的数字化推进又应如何调配以适应新世界的逻辑?
为此,吴文化博物馆携手运合始终链,以青年艺术家的吴地国宝再想象作为系列主题数字藏品,开启一场针对博物馆数字化传播的极具想象力的实验,以期从数字藏品这一维度推进馆藏文物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满足观众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以信息技术激发文物价值阐释和传播。
MUSEUM & NFT
赋予展览新的生命力
在高度视觉化的时代,信息过载与图像膨胀早已为人习以为常,但文物的日常可视却相对稀缺,因此,国宝以何种形象触达观众变得尤为重要。
于是,吴文化博物馆望向未来,于2021年6月以9件馆藏文物为依托,联合1位青年策展人、8位青年艺术家对吴地文物进行再想象与再创作,打造了“看国宝——吴地文物在想象”特展,邀请观众走进不同的“当代国宝场景”,探索文物与自身的联系。
而此次作为数字藏品进入元宇宙世界的便是展览中青年艺术家根据吴文化博物馆馆藏文物进行的再想象与再创作。对观众而言,它是与国宝文物的一次深入沟通;对展览而言,实体展览虽然已经闭展,但NFT作品却让展览以一种新的姿态重新进入观众的视野,赋予展览新的生命力。
MUSEUM & IMAGINE
从银槎仙人的星际漫游开始
新石器时代存有先民原始符号意识的黑衣陶刻符贯耳罐,春秋时期“见证”了吴楚之战的楚途盉、拥有大唐气象的双鸾瑞兽纹铜镜,元代制银工艺的代表之作朱碧山银槎杯……这些陈列在展柜中的国宝激发了艺术家们的无限想象,也因艺术家们的再创作而焕发出别样生机。
2022年4月至7月,我们在元宇宙的世界里共将上新8位艺术家的14件作品。这些作品中有色彩冲击感强烈的涂鸦艺术,有充满故事性想象的嘻哈风图像,有女性艺术家特有的细腻情感,也有赛博朋克风格的视频影像……
艺术家介绍
国宝再创作作品
艺术家:李季 刘惠文 史雨昊
作品名称:《狮子山Action!》
艺术家:徐旭峰
作品名称:《迎仙台》
艺术家:陈汉煜
作品名称:《热气球1号试运行》
艺术家:张蘭
作品名称:《关于衬托与吸引力》
艺术家:张蘭
作品名称:《从“你”眼中看》
艺术家:刘了了
作品名称:《史前嘻哈风-1》
艺术家:刘了了
作品名称:《饶舌歌手的出道告白》
艺术家:谈博闻
作品名称:《乐》
艺术家:谈博闻
作品名称:《鹤立鸡群2077》
艺术家:施皓敏
作品名称:《青花喵》
艺术家:陈暘SHEEP Chen
作品名称:《星槎漫游》
今天(4月27日),独立街头艺术家陈暘根据吴文化博物馆馆藏『朱碧山造银槎杯』创作的『星槎漫游』(2幅)NFT数字藏品已于运合始终链平台正式开启预约。
让我们跟随银槎仙人一起,开启奇妙的平行世界漫游吧!
运合•始终链 ™ APP(安卓用户适用)
运合•始终链 ™ H5(IOS用户+安卓用户适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